2019年12月11日下午,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学术讲座第192期在珠海校区教学楼C410教室举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朱小山副教授受邀做题为“人工颗粒物的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浅析与展望”报告。我院卢建国副教授主持会议,冯建祥副教授、林根妹博士后和相关专业学生参加报告会。
朱小山副教授主要从事于海岸/海湾/海洋生态过程的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他介绍道:“所有污染物的最终归属是海洋, 所以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情况的研究至关重要”。近年来,人工颗粒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占比越来越大,相关方面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朱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颗粒物的分类主要包括人工纳米材料和微塑料,进而介绍了人工颗粒物的海洋环境行为,发现在不同初始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纳米二氧化钛(nTiO2)在水中的稳定性不同;超声和振荡处理模拟海水的流动情况会增加nTiO2的稳定性。证实了在近海水体动力学条件下颗粒态污染物并非完全沉淀,而更可能在水体的所有部分都有分布,因此意味着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一步,朱教授展示了纳米材料对个体生物毒性的影响情况,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两个方面探究nTiO2的对个体生物产生的影响。浮游植物选取了三角褐指藻作为研究对象,发现nTiO2对其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直接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损伤。浮游动物选取大型蚤作为研究对象,大型蚤暴露于富勒烯后,在其体内累积,肠道负荷加重,破坏肠道结构、抑制消化系统工作,最终导致其死亡。最后,从个体生物层面的探究延伸到整个环境内食物链上所有生物层面的探究,考虑到纳米材料可能会沿食物链传递,因此评估了在整个食物链中纳米材料产生的影响。又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复杂多样,朱教授研究了共污染物富勒烯(nC60)和镉沿食物链传递的情况,nC60在大型蚤体内富集,经食物链传递至斑马鱼,nC60促进了大型蚤对镉的摄取,但会通过影响消化活动起到抑制镉沿食物链传递的作用。朱教授从四个维度:人工颗粒物的海洋环境行为,对个体的生物毒性,其沿食物链传递、生物放大效应,联合毒性或多污染耦合效应阐明了人工颗粒物的海洋生态毒理学过程。
朱小山副教授的报告引来了我院师生浓厚的兴趣,与会师生对人工颗粒物的海洋生态毒理学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